有沐氏的刻意宣传,已经有不少人都知道易长安“伤病”
一场发了高热,醒来有些记性不好的事了,因此对墨竹和修竹不时给易长安低声解释的事也并不以为异。
不到小半个时辰,易长安已经将沿路碰到的人认了个七七八八。
等进了正堂,当首站着一名师爷模样的人拦在了面前,吊着眼睛看了易长安一眼:“易推官今个儿过来可是想到办法了?今天再破不了案,大人那里可就不是上次打板子那么便宜了!”
那师爷阴阳怪气地说了一阵,易长安这才弄清楚易梁生前还忘记交待她这么一回事了。
原来李泰发了火签打了易梁板子后,虽然允了他休息三天养伤,但是却明令规定了,要他第四天的时候就把案情结果拿出来,否则就拿他个失职押了人往州府里报了。
见墨竹和修竹都缩头乌龟似的,垂着头不敢上前给她解释这位是谁,易长安心头不爽,随意拱了拱手:“我要再去库房看看。”
皮师爷守在这里,本来想着易长安会识趣地给他塞上只荷包,让他在县令大人面前说说好话,多通融些时间,没想到易长安连声“皮师爷”
都不叫,直接就说要去库房;当即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大人说了,未时之前再无结果,易推官这个推官也不用当了!”
第3章激将
易长安不理会那狐假虎威的师爷,转头看向墨竹和修竹:“带路,我要去库房。”
墨竹赶紧上前带路,低声跟易长安解释了一句:“少爷,刚才那位是李大人身边最得力的皮师爷。”
修竹在一边低低啐了一声:“那是个有嘴没儿、朝进不朝出的,人家背地里都叫他貔貅呢!
刚才肯定是想找少爷敲点杠子。”
易长安不由哑然:看来易梁在衙门里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啊?怎么说也是这大燕朝的二甲进士出身,到了这地头还要被个不入编的小吏给敲银子……想来到了未时还没能破案的话,那个李泰李县令绝对不会给她什么好果子吃了。
库房就在县衙里头,原来是间倒座房,被加固后用来存放税银。
守门的老钱见易长安过来,不等她吩咐就长叹了一声,上前把门拉开了:“易大人,你又来瞧了。”
自从上次发现库银失窃,为了查案进出方便,这库门就没有再锁上。
这锁是三把钥匙一起才能开得了,一把钥匙在李泰那里,一把在县丞杨同兴手中,还有一把就在老钱手上。
库门是硬枳木包了铜皮钉了铜钉的,并没有损坏的痕迹。
易长安仔细看了看那把完好的锁,暗自摇了摇头,却排除了李泰和杨同兴监守自盗的可能。
四千八百两银子对太平县来说不少,但是对李泰来和杨同兴来说也并不算多,易梁在书房里有些记述,这两个都是有些后台的,在太平县只是为了熬资历。
太平县虽然偏远又小,但是同样各方面的关系也没有富庶之县那么复杂,族中有人,他们只要熬个一任两任的,自然就能上去了,而且想要银子大可以暗中收受,犯不着为着这么点动不得的库银自毁长城。
更何况外面还随时有一队库兵把守,这么大的事要堵了这些库兵的嘴,不是几两银钱能够打发的;那四千八百两银钱这么东一分西一分的,剩下的只怕给李泰和杨同兴打汤都不够!
而且案子要是破不了,李泰和杨同兴今年的考评别说“中”
了,只怕得个“差”
都是有可能!
也难怪李泰气急败坏地捉着易梁发狠了。
事情已经过了这么几天,什么足迹之类早就找不到了,易长安慢慢踱进库房,仰头仔细查看着屋顶,又让墨竹和修竹端了梯子过来,细细看了房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