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站在她旁边才是最完美的。
雁字回时新妇
过了中秋节,阿史那道真忽然亲自来了洛阳,说是皇上赐婚了,来请他们回京主持婚事。
阿史那非常高兴,忙问是哪家小姐,道真说是邹凤兮,玉回忽然觉得放心了,她也有些怕是那位孔小姐。
于是一家人又急急忙忙收拾着赶回长安。
回到了长安,将军府上上下下都忙了起来。
因为皇帝定下的日子只有两个月了。
虽说有经验的管家里里外外的忙活,但是每日来请示大小事情的也不在少数,玉回并几个丫环每天也都不大得闲。
阿史那因为告假之期未满,所以倒是比玉回还闲了些,便每日连玉回的那份经书也抄了。
好不容易到了大喜之日。
因为阿史那府与邹家都是在京城中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来宾多得不得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人不是为了贺喜而是为了一睹赫赫有名的咸池夫人而来。
玉回心里明白,但是却丝毫不在意。
与阿史那招待那些豪门望族、贵戚巨富也是礼节周到。
等花轿进了门,玉回与阿史那端坐于主位之上,新人行礼过后,玉回也先退至内院暂歇一歇。
不只道真被灌醉,连阿史那都被哄着喝了不少的酒,到了快三更天才步履踉跄地走回来,一身的酒气。
还好玉回早已命人备下了醒酒石给他放在嘴里含着。
阿史那倒也安静地睡了。
玉回揉了揉肩膀,终于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
第二日很早,道真与凤兮来请安、奉茶。
平日嘴快又大方的凤兮着实是非常不好意思、红着脸才叫出了“父亲、母亲。
”阿史那茶未接先笑了起来,对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
玉回接了茶轻啜了一口,她才有些不好意思呢,这个没比自己小多少的女孩喊自己“母亲”,不过还好,先前有道真也这样叫。
玉回亲自扶了凤兮起来,凤兮的脸依然是红的。
玉回接过雾桐拿着的东西放到凤兮手上,倒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是玉回的紫檀算盘。
凤兮看了看算盘,又看看玉回犹疑着说道:“母亲,这是……”
“以后,家中的大小事就麻烦你了。
”玉回说道。
凤兮还要推辞,阿史那在旁说道:“你收下吧,我与你母亲以后不会常在府中,这府中上下可就交给你们俩了。
”此话一出,道真也忙说道:“父亲,怎么可以……”阿史那挥了挥大手,“有什么不可以?就这么着了。
不接受就是不孝。
”玉回轻笑了一声,阿史那倒是学得快,这就会用长辈的身份压人了。
“你父亲说得对,将来这将军府也是要交给你们的,早些锻炼锻炼也是好的。
”玉回说道。
两人才不推辞了。
阿史那与玉回在府中待了些日子,便又回桃源山庄了。
玉回觉得这样来回折腾终究不是好事,于是和阿史那商量了在终南山买了一块地,建了一处简单的别业。
估计等他们再回长安的时候那别业也该建好了。
站在远景楼上,玉回看山上处处盛开的腊梅花,不禁想起感业寺后山的腊梅,想起孙语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