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不耐烦地皱起了眉头:“我说徐扬,你这次怎么没出国去玩,突然想来北京了?”
徐扬原本静静地看着窗外,这时回过头来,声音清和:“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
“你以前都没来过北京吗?”
徐刚很是惊讶,“我来过好多次了,都来烦了。”
不顾司机是本地人,他开启了吐槽模式,“其实每次我都不想来,你看北京有什么好的,交通不好,空气不好,气候也特别干燥,每次我来没两天,嘴里就起泡了。”
他希望获得徐扬的认同,但徐扬只微微地点了点头,重新将脸转向车窗外,并未对他的话加以评价。
徐刚觉得有些无趣,过了会儿,他也开始看窗外的风景。
首都的马路,比许多城市的马路都要宽上不少,甚至这儿的建筑,都造得比一般地方的大。
仿佛这儿的建造者毫不吝惜这片寸金寸土的土地,不论如何都要让整座城市端庄大气一般。
但首都灰蒙蒙的,建筑本身没什么设计感,换句话说,就是不大精致,整座城市显得有些陈旧,四四方方灰扑扑的现代建筑包围着一片金碧辉煌的古建筑,倒也呈现出一种经历了岁月沉淀的和谐感。
在路上堵了将近两个小时,他们终于到达下榻的旅馆,但距离晚上的饭局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小时时间,他们只得放下行李,稍作休息,便重新出门。
徐刚这人性子急,喜欢把行程安排得很满,比如他会选择在到首都的当晚就宴请甲方吃饭。
薛齐对这样仓促的行为很是嫌弃,但既然是徐刚帮他介绍生意,他自然是好好配合。
怕徐扬一个人在酒店寂寞,他把徐扬一起带去蹭饭。
徐刚在北京当地一家有名的酒楼订了包间,他熟练地点了一桌子菜:北京烤鸭、樱桃鹅肝、海胆豆腐、梅奶虾球、蜜汁佛跳墙、龙虾伊面……
但除了他们三人,来赴宴的只有来自甲方的一名女性,她称呼自己为Shelly。
Shelly四十岁上下,妆容精致,举止得体,只是略显稀疏的发际线出卖了她的年龄,她向薛齐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自己:“我是V公司的行政总监,负责整个公司中国区的行政工作,很高兴认识你们。”
薛齐也介绍了自己,结尾的时候,他看向徐扬,不着痕迹地说:“这是我的助手,徐扬。”
Shelly幽默地开了个玩笑:“他也姓徐?我差点以为是老徐的弟弟,但你们看起来不太像。”
她口中的老徐,自然是指徐刚。
徐刚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我亲弟弟和我长得也不像。”
每个人都说,他的弟弟徐凯比他长得强太多了。
Shelly未品出他话里的意思,只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便又笑了两声。
过了一会儿,菜上齐了,围着玻璃圆桌摆了满满一桌。
但没有人在意这些菜是否都能吃完,每个人只偶尔下一下筷子,尝个一口,显得这帮生意人的生活格外精致。
徐刚叫来服务员,开了瓶红酒,给每个人的杯里都倒了一些,他们举起酒杯,轻轻地相碰,随后慢慢地品着。
可惜薛齐认识徐刚太久了,知道他绝不是这种有小资格调的人,徐刚只是在社会中浸润久了,成了生意场上的变色龙,他总能快速找到客户的喜好,伪装成客户的同类人。
所以不论是小口尝菜,还是优雅小酌,这些都是在座这位Shelly的习惯。
Shelly从她的爱马仕背包里取出一只Ipad,点开几张照片,终于切入正题:“老徐,之前和你说的项目最晚在三个月内启动,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完工,我们想要打造一间全新的亚太研发中心,就在北京……”
她向他们展示着公司计划的宏图:“除了刚才所说的研发中心,明年我们还有计划要建一间希望小学,或许还会有一间老人院——企业最终要是要回馈社会的,这一点也是我十分欣赏我们公司的原因。
届时也会有相关的装修改造项目要进行,我明年会相当的忙碌,到时候也要麻烦你们来帮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